13053111988
中华白海豚又称“海上大熊猫”,对海洋环境要求极高,而港珠澳大桥所在的珠江口海域中,栖息着2000多头野生中华白海豚,如果在桥上眺望,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它们时而跃出海面,时而欢快互动。
白海豚不搬家,是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目标之一。而今,港珠澳大桥已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实现了这一目标,既自豪也欣慰。
鲜为人知的是,港珠澳大桥属于典型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与一般海洋工程相比,存在工期长,施工工序复杂,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资源,其中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是望洋兴叹,还是勇于挑战?
从工程前期评估至今12年,在各方的努力与协同作战下,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将生态保护贯穿始终,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这个成就的背后,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默默地坚守——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这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首次引入的独立第三方环保顾问,在自然资源部所属南海分局指导下,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环境政策的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监督、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贯彻、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及引进、环境保护设施的选定等各方面工作;他们用4300多个日夜陪伴中华白海豚;他们以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筑就海洋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主动引入环境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专业性极高的环保审查、评估工作,2011年,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参考香港和国外经验,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环保顾问,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在众多高水平科研单位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海洋工程环境保护领域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环保顾问。
何为环保顾问?实际上是指具有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团队或个人,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提供咨询意见,审查聘请方的相关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提出纠正措施,为聘请方的相关决策活动提供专业意见。
由此,港珠澳大桥项目建设构建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顾问单位“四位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事实上,补齐独立环保顾问这一环后,港珠澳大桥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便自然纳入正常程序,“化被动为主动”,即将被动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环境控制,转化为施工过程中内部主动的环境管理。
“港珠澳大桥环保顾问采用现场常驻与后台支撑相结合,与建设单位紧密绑定的工作模式。”施工期间,环保顾问工作内容非常详实,归纳起来包括: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施工文件的环保审核,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及引进等。每个月,顾问团队都要检查水质情况,分析出来的数据还要与香港有关方面定期交换。
此外,环保顾问必须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作出严格监督和检查。比如:施工单位有无成立专门的中华白海豚保护机构?是否配备持证上岗的中华白海豚观察员?进入保护区施工的船舶是否按照要求办理准入证?施工时观豚员是否在施工前对施工地点500米范围以内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活动情况进行持续观察5分钟?是否按照要求填好观豚记录表等。顾问团队的工作薄写满了执行项目,日复一日成为常态,又不断更新监测的结果和数据,并将检查情况以检验报告等形式及时反馈到建设单位,对检查中效果良好的环保措施和经验予以肯定与推广,对存在的环境问题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追踪检查。
极其苛刻的日常环保检查
珠江口伶仃洋海洋气候条件复杂,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使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难度增大,对于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来说,环保顾问可谓在“苛刻的环境下开展苛刻的监测工作”。
港珠澳大桥施工期间,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的顾问团队每个月至少出海一次,并登上人工岛、桥梁和施工平台进行环保检查和技术指导。“检查和评估的内容非常细,施工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生活垃圾甚至厕所排污情况都在范围内。”顾问团队相关负责人说。港珠澳大桥两个隧道人工岛——东岛和西岛都是人工填海而成,直接改变了伶仃洋的地形地貌,是环保检查重点目标之一。如果时值盛夏,尚未竣工的岛上全是沙石,无一处阴凉,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晒服,顶着烈日,开展检查工作。
“为了达到‘零排放’,施工期间生活污水的排放都必须严格控制。”在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的建议下,施工平台、人工岛、桥梁面等施工场地配备环保厕所,有效提高了生活污水的净化程度,甚至连厕所都经严格比选,采用生物降解技术,确保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小。
有时天气恶劣,大雾弥漫,只能在施工现场临时过夜,顾问团队就地取材,用工地集装箱打地铺;当风大浪大时,随时有掉到海里的危险。
即便如此,“人为分割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会不会导致它们不敢穿越”始终成为顾问团队的心头大事。事实证明,随着海上施工强度的降低,检查人员发现,中华白海豚的目击率越来越高,这片海域的生态环境从保护到恢复都比想象中要好。
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无论是在环保顶层制度设计、施工管理,还是在环保工艺、工法的创新,生态保护的理念都贯穿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对港珠澳大桥施工期间海水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监测的结果显示,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均符合第二类质量标准,施工期间局部海域悬浮物增加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生物群落较稳定。工程施工引起海水化学需氧量有所增加,沉积物质量无明显变化,生物群落差异较小。工程建设未对周边海域敏感区域产生明显影响。
这是一场漂亮的海洋资源与生态保护攻坚战。环保顾问和监测团队所作的探索和付出,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一起,为推动我国涉海工程中海洋资源综合保护利用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大的一步。